close

台灣知名藝術家-蘇亦榮,擅長人物肖像及油畫,素有「台灣畢卡索」之美譽,其作品收錄於日本知名藝術雜誌《美術名典》,並於20資料救援13年至20硬碟救援16年間於東京、米蘭、巴黎、上海、台灣等地舉辦世界巡迴展,蘇亦榮本人亦榮獲美國國務院榮譽獎、美國參議員榮譽獎、巴黎羅浮宮國際藝術展銀獎及日本21世紀未來展等國際性獎項。

2014年開始世界巡迴展,從年少負笈求學的洛杉磯開始,一路由上海、台北、日本、到義大利米蘭2015世博會國際藝術展,並獲得金獎、銀獎肯定,最後站上法國羅浮宮國際藝術展的殿堂。蘇弈榮非常重視藝術家的價值,他認為畫家的作品要有故事性、延伸性及歷史性,對時代也要有社會責任。八八風災的無常,讓蘇弈榮思考並開始體現藝術家的責任硬碟救援,他透過台南美術會發動慈善義拍,拍品中還有恩師沈哲哉的畫作,在他多方奔走下感動十多位畫家及無數收藏家齊心支持,最後以三百多萬高額義拍款項獲得台南藝文界讚賞。

科技產品日趨進步,帶來的便利性跟依賴性,是會讓人欲罷不能,隨時都想要使用,不用就會渾身焦慮的狀態,這就是所謂的「上癮」,也就是網路成癮症。現在的網路科技不只是玩遊戲等等娛樂,也應用在很多日常生活方面,像是不用出門就可以購物,網路上可以訂購餐點送到府,早餐店不用再印一堆菜單、手機網路上就能點餐,打開一個網站頁面就可以做到預約剪髮、看診、按摩、唱歌等等,能做到的事情應有盡有,甚至未來都還在增加,網路時代來臨之後,就沒有停止發展的一天,也因為這樣的生活形態,我們經常為了方便取用,不管是公司企業還是個人,都會將個人資料、儲存資料,放在3C產品中,如手機、記憶卡、電腦硬碟、NAS等等,這些動作都可以讓資料的傳遞在同事跟對象間,更加快速的傳遞,使用上也很方便,不過要是損失檔案,或是中途硬碟有錯誤,那就必續盡快尋求硬碟救援、資料救援業者的幫助了,這些重要的資料不僅是公司的重要資產,也有可能是個人的重要回憶。

羅浮宮展將他推上巔峰,上海大學美術學院胡懿勳教授曾形容蘇奕榮的畫,是嘗試用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,放棄對空間、人物形象的描繪,轉為以色彩、線條、和人物整體造型互為一體的表現,一種象徵意味的主題。在2015年中國及法國美術協會舉辦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中,經層層的評選及審核,讓他在「羅浮宮」辦個展,把他推上國際級畫家的巔峰。

他認為藝術品變成文創商品才能讓更多人看到「你」,而且商品要生活化,他舉近年最受歡迎、喜氣的「小丑」系列為例,就有提袋、名酒、珠寶等。而當愈多人看到「你」的作品時,藝術生命更具延續性及豐富性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azierd3817 的頭像
    frazierd3817

    frazierd3817的部落格

    frazierd38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